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Luzula rufescen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6秒
火红地杨梅
Luzula rufescens Fisch. ex E. Mey.
中国植物志>> 第13(3)卷 >> 灯心草科 Juncaceae >> 地杨梅属 Luzula

1.火红地杨梅(东北植物检索表)

Luzula rufescens Fisch. ex E. Mey. in Linnaea 22: 385. 1849; Buchen. in Engl. , Pflanzenr. 25 (IV. 36) : 46. fig. 38. A-E. 1906; V. Krecz. et Gontsch. in Kom. Fl. URSS 3: 563. 1935; Ohwi, Fl. Jap. 272. 1956; 东北植物检索表564. 图版212. 图15. 1959; Noda, Fl. N. -E. Prov. (Manch.) China 263. 1971.

la.火红地杨梅(原变种)图版57:1-6

Luzula rufescens var. rufescens

多年生草本,高10-25厘米;根状茎横走,具褐色或黄褐色须根。茎直立,纤细,直径约0.5毫米。叶基生和茎生;基生叶多数,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5-12厘米,宽2-4毫米,顶端钝尖并加厚,边缘具丝状缘毛;茎生叶2-3枚,长2-4厘米;叶鞘筒状包茎,鞘口部密生丝状长毛。花序通常为单伞形花序状;总苞片披针形或卵形,长1-5厘米,边缘具丝状长柔毛;花单生;花梗纤细,长短不一,基部有苞片;每朵花下有2枚膜质小苞片,卵形,长1.5-2毫米,宽约1.2毫米,顶端稍钝,边缘具丝状长柔毛,有时不规则撕裂;花被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.5-3毫米,宽1-1.3毫米,内外轮近等长,顶端渐尖,边缘膜质白色,中央红褐色;雄蕊6枚;花药狭长圆形,长1-1.3毫米,黄色;花丝长约0.6-0.9毫米;子房卵形,长约1毫米;花柱长约0.9毫米;柱头3分叉,线形,长约2毫米。蒴果三棱状卵形,长2.8-3.2毫米,顶端具短尖头,麦秆黄色。种子卵形至椭圆形,长约1.1毫米,暗红色;种阜淡黄色,长约1毫米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
产东北、内蒙古等地。生于海拔800米的林缘湿草地、山坡路旁、田间、沼泽潮湿处。日本、朝鲜、蒙古、俄罗斯西伯利亚、加拿大也有分布。

本种与羽毛地杨梅 L. plumosa E. Mey. 相近,但本种花序为单伞形花序,花序梗不分叉;花较小,花被片长2.5-3毫米。种阜比种子短,易于区别。

1b.大果地杨梅(东北植物检索表)(变种)图版57:7-9

Luzula rufescens var. macrocarpa Buchen. in Engl. , Pflanzenr. 25 (IV. 36) : 47. fig. 38. F. 1906; Kitag. , Lineam. Fl. Mansh. 129. 1939; Ohwi, Fl. Jap. 272. 1956; 东北植物检索表 564. 1959. ——L. macrocarpa (Buchen. ) Nakai, Rep. Veg. Quelpaert 30. 1914. nom. tantum; V. Krecz. et Gontsch. in Kom. Fl. URSS 3: 564. 1935; Satake in Nov. Fl. Jap. Juncac. 22. 1938.

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:植株高可达40厘米。花序较大;花被片长渐尖。蒴果较大,长4-5毫米,超出花被。叶宽4-5毫米。

产我国东北。生于山沟路旁、水边湿地。日本、朝鲜、俄罗斯东部也有分布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7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3(3)卷 235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